心净则国土净
佛茶缘和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佛茶缘和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遗存

本内容纯公益分享(感谢图文原创作者)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4月21日讯:茶马古道是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中国古代商路,位于中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区与西藏高原之间,中途横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成为西南地区各民族间互通有无,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在以游牧业为主的西藏高原地区,人民以肉食为主,饮食中缺乏蔬菜,因此迫切需要经茶马古道运进高原的茶叶,茶叶曾比瓷器和丝绸更为昂贵。马帮在海拔约4600米的高原上沿着茶马古道翻山越岭,如今旅行者乘坐汽车或卡车在这沿途点缀着的梯田的道路上穿行。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遗存(组图)


    一个牧民用手推车运输两捆从四川甘孜的市场采购的茶叶。每捆茶叶包含四块茶砖,总重量超过9公斤。不过藏民茶叶消耗量非常大——每天饮茶可能达到40杯,因此这些茶叶不过能维持一个月的消费。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遗存(组图)


    在四川德格县的协庆丹尼达吉林寺,僧侣们将酥油茶、糌粑和烤制过的青稞面粉混合,作为一餐饮食。这种使用盐巴和酥油调味的茶一般都是通过以茶砖形式出售的茶叶冲泡的。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遗存(组图)


在四川甘孜的寺庙里,每天早上需要为370名僧侣准备饮食,其中包括必不可少的酥油茶。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遗存(组图)


川藏公路在5500米海拔的高原上蜿蜒曲折,其路线基本上与过去的茶马古道重合。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遗存(组图)


    四川名山生态茶园,4月份春茶开始发芽,最小心、技术最娴熟的采茶工负责采摘茶尖。历史学家认为茶叶最早在四川和云南湿润的高地开始种植,随后才向其他地区传播。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遗存(组图)


拉萨一个拥挤的茶馆,服务员会不停地添茶。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遗存(组图)


    云南普洱的收获季节,一个茶农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晒茶。这里出产的普洱茶享有盛名,以其略带泥土味的清香和传说的医疗功效著称,在遥远的北京一杯普洱茶的价格可能超过10美元。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遗存(组图)


    云南普洱的一个茶叶加工作坊里,工人站在近30公斤的石制模具上,把普洱茶压制成茶饼。这种饱经考验、历久弥新的压制方法相当古老,已经历七代人的传承。历史上压制的茶叶方便运输储存,为马帮将茶叶运入藏区提供了条件。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遗存(组图)


    这张摄于1946年的老照片显示,搬运工沿着茶马古道将300磅重的压制茶叶背到西藏。每走数百米就停下来休息,通过特制的拐杖来支撑背负的货物。搬运工需花3个星期时间走完从四川雅安到康定的140英里崎岖山路,余下的路程则由驼畜代劳。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遗存(组图)


    一个藏传佛教僧侣赶往占地广阔的四川理塘寺院,当地海拔近4880米,空气稀薄。茶马古道沿途经过数十个这样的寺院,历史上这些寺院往往管理当地茶叶的分销配送。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遗存(组图)


    在西藏各大寺庙都可以闻到这种熟悉的气味:红茶的清香与酥油蜡烛的芳香混合在一起。几个世纪以来,僧侣们饮用红茶以在冥想时保持清醒。在这个寺庙,访客自带碗来到,寺院会提供一碗欢迎茶。